|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长江航道智能辅助航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24年长航局科技创新奖创新项目成果奖一等奖

来源:科信处 日期:2024-09-23 08:55

项目简介:

    针对智能航运、新一代航运系统等船舶辅助驾驶技术在长江应用上仍然存在航行环境感知探测能力不足、孪生模拟对航行要素针对性不强、智能决策水平较低、行业应用场景不深入等问题。项目组依托长江航务管理局科技项目以及其他重点科技项目,以构建长江航道智能辅助航行关键技术体系为目标,综合应用北斗、5G、大数据等技术,围绕突破“智能航保”数字孪生底座技术、“智能船舶”船岸交互协同技术,“智能航运”助航服务技术,开展本项目研究。

创新成果:

    (1)搭建“一套基础设施”:汇聚水位、地形、航标、整治建筑物、航行规则、船舶交通流、港口码头、桥梁等信息,构建航运多要素数字孪生底座,实现航运多要素动态集成与二三维联动,提升航行时空环境可视程度,为船舶辅助驾引提供底座支撑。

    (2)建立“两类服务平台”:智能助航服务平台、远程辅助驾引平台,以航道条件分析模型、船舶运动分析模型为核心,基于云端推送智能辅助信息,形成船舶辅助航行的智慧大脑。

    (3)示范“四项智能应用”:船舶辅助驾引、船舶感知增强、船舶组织通行、船舶远程驾驶,形成可推广的长江航道智能辅助航行技术方案。

实施应用效果:

    项目成果围绕“船舶辅助驾引”“船舶感知增强”“船舶组织通行”“船舶远程驾驶”四项智能应用,在长江干线航道中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支撑促进了长江航道高质量发展。项目已研发标载通航要素采集终端、多模船载智能终端系统、船舶编队航行控制系统、智能辅助航行多要素数字孪生底座等4类示范产品,完成3艘运输船舶、8艘航道工作船舶的改造和应用部署,并在长江干线重庆、武汉、南京等典型航段开展船舶辅助驾引、船舶视觉增强、船舶编队航行等内河智能辅助航行典型场景应用,累计示范航行1312艘次共计19.57万公里。

主要完成单位:

    长江航道局、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江武汉航道局、长江万州航道处、长江重庆航道局、长江南京航道局

主要完成人:

    谭 昆、郭 涛、魏依然、万 平、朱文清、徐晓明、杨 俊、周 伟、李 弢、余青容、李 莉、李 佳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