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生态敏感区非爆式环保清礁技术——2024年长航局科技创新奖创新项目成果奖特等奖
项目简介:
针对长江上游山区航道高流速、复杂流态、大水位变幅等环境复杂、清礁工程量大、生态环保要求高等特点,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工程中心“十四五”重点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依托长江上游航道整治系列工程,围绕航道清礁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展攻关,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如下:
主要完成单位:
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重庆交通大学、长江航道整治中心、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
主要完成人:
陈昌斌、裴邦学、杨胜发、吴云中、阿比尔的、杜健如、丁兴明、张露、文成跃、程靖、汪辰熹、杜洪波、孙希、王智城、杨超、黎小红
创新成果:
(1)创建了山区河流生态敏感区鱼类生境识别方法,揭示了长江上游鱼类生境时空分布规律,阐明了生态敏感区域鱼类生境与航槽的相对位置关系。
(2)揭示了复杂流态下船舶航行受力和姿态响应机制,提出了大直径钢桩+锚链的施工船舶定位稳控技术,研制了基于水下三维实时地形和船舶姿态快速耦合的抓斗挖泥船精挖控制系统,实现了清礁施工平台的精准控制。
(3)揭示了高流速、大水深施工环境“钻-冲”耦合破礁以及高频振动冲击下礁石渐进损伤和铣挖滚刀切削破礁机理,形成了山区河流生态敏感区的非爆式环保清礁技术。
(4)研发了冲击锤和钻孔联合式水下生态清礁、水下微创式高频破碎及铣挖一体化清礁装备及工艺,实现了山区河流生态敏感区碍航礁石精细化和环保化高效清除。
经中国航海学会科技成果鉴定,项目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实施应用效果:
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长江上游朝天门至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 “长江上游涪陵至丰都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乌江河口至白马段航道建设工程”、“重庆果园大件货运码头工程港池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航道工程”等多项重大工程设计、施工及维护管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