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水沙条件下三峡库区航道泥沙输移规律与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2023年度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项目通过开展原型观测,发现三峡工程运行带来库区航道新变化和新问题,捕捉到三峡蓄水对库区航道的影响。针对现有航道维护与治理技术难以完全适应的问题,亟需攻关解决制约三峡库区航道稳定性及调控关键技术问题。以系列原型观测资料为基础,以河流动力学基本理论为指引,综合采用原型观测、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概化水槽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开展新水沙条件下库区重点浅滩演变机理、航道稳定性、航道调控技术等研究,为库区航道治理和养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主要完成单位: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长江航道局、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
陈建,刘怀汉,杨胜发,刘兴年,张帅帅,苏丽,颜昌平,张鹏,邵伟峰,刘辛愉,张璠,何艳军,曾施雨,汪奇峰,尹书冉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1.阐明了常年库区航道悬移质泥沙淤积碍航的机理,揭示了三峡常年库区航道水沙运动及河床演变规律,为常年库区航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阐明了变动回水区航道消落期卵石集中输移碍航的机理,揭示了三峡变动回水区航道卵石不平衡输移特性与浅滩演变规律,为变动回水区航道治理和维护奠定了理论基础。
3.改进了卵石河段航道整治线宽度计算公式,提出了稳定河道断面确定方法,研发了卵石滩群航道整治和维护技术,为卵石航道的治理和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实施应用效果:
成果成功应用在金沙江、岷江、三峡库区支流、长江宜宾至重庆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中。成果为长江上游九龙坡至朝天门河段航道建设工程提供了决策依据;为长江上游朝天门至涪陵河段航道整治工程、长江上游涪陵至丰都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准确预测了洛碛水道、长寿水道等重点碍航滩险的短期变化趋势,为航道维护疏浚提供依据。成果应用领域涉及航道规划、治理、疏浚、维护等多个方面,为解决水库变动回水区航道整治工程设计和安全运行的一系列难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关键的技术支撑,经济效益显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