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江我的家|智慧赋能“绿色之家”“云上之家”
“在船舶待检期间,如果想要上岸采购补给生活物资,要坐交通艇,再转车,一个往返花三四个小时,上下船还不安全。还好现在有免费交通船,不仅每天固定班次,而且乘坐免费,接送我们去综合服务区采买,真的方便多了。”在船员的“点赞”中,6月18日,三峡坝区免费交通船“秭归交通1号”满载乘客,在一江清水中驶向目的地。
岸电代替燃油 守护一江碧水
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的趸船上,一排整齐的岸电桩格外醒目。“亲河1038”轮正停靠在趸船旁,船员们正在连接岸电电缆。
“以前船停在码头,发动机也不能停,要不船上没电用,但噪声大、污染也大。”船长李安邦说,“现在插上岸电,跟家里用电一样方便,没噪音,还省钱。”
服务区工作人员李志琦拿着手机,正在指导船员接入岸电。“2023年,我们还推出了新一代‘船电宝’,专门解决江心抛锚船舶的接电难题。”他展示着“船电宝”的宣传册,“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充电宝”,具备大容量储能、快速充放电等特点,船舶航行时利用船舶自身发电系统或岸电进行充电,船舶停靠码头时,只需将船电宝与船舶电力系统连接,即可为船舶提供稳定电力,满足船上照明、空调、厨房设备等各类用电需求。”
截至目前,服务区已助力2.5万艘次船舶接入岸电,岸电供应量突破430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近3.2万吨,极大推动航运减污降碳进程。
“长江的水越来越清,天越来越蓝,我们船员也很有成就感。”李安邦说。
预约交付生活污水“零排放”
在服务区的另一头,污染物接收船“蓝江1号”轮正缓缓靠近“新长江06056”轮。船员们熟练地将船上的生活污水管道与污染物接收船对接,污水被源源不断地抽走,20分钟就完成了污水的接收。
“现在,通过‘长江e+’微信小程序里面的‘污染物交付’申请,便可以预约污染物接收船来定点、定时地接收船舶的生活污水。”“新长江06056”轮船长江波说,“每次看到清澈的江水从船边流过,感觉自己也贡献了一份力量。”
“蓝江1号”轮甲板上多个分类垃圾桶整齐摆放,像一座移动的江上“绿岛”。“今年上半年,我们船已接收生活垃圾111.2吨、生活污水0.81万立方米、含油污水170立方米。”“蓝江1号”轮船长谭仁钧拿着台账如数家珍。
聊起坝上环境变化,谭仁钧打开了话匣子:“我从小就一直住在江边,看着这片水域越来越干净,心里也越来越欣喜!”
站在服务区甲板上,只见远处一艘满载着乘客的游轮向三峡大坝驶去。谭仁钧介绍道,“现在三峡水域每天往来很多绿色船舶,有‘长江三峡1’号这样的电动游轮,还有氢能源船‘三峡氢舟1’号。”
渚清沙白,绿潮涌动,新能源船舶畅行迎接往来宾客,三峡枢纽河段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成效显著。
温情服务打造“心的港湾”
在服务区的“三峡水上温情驿站”,“江海油轮”船员党员张海源经历了一场特殊的“重温入党誓词”仪式,“没想到漂泊在水上还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太激动了。”
现在到长江上任何一个水上服务区,都可以找到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越来越多和张海源一样终日与江河为伴、以船舶为家的流动党员有了“心的港湾”。
另一旁坐着的“海川77”轮三副杨国正全神贯注,通过“长江e+”APP的“江小安”模块,认真了解汛期暑期需要关注的重大风险以及两坝间的危岩情况。屏幕上各水域危岩体图片标注清晰,并提示了相关注意事项。待掌握完毕,他又点开“过坝计划”模块,查看了三峡通航船舶过坝调度作业计划表。
当船员们在服务区轻点手机,就能完成证书办理、油料采购、政策咨询、党员组织生活,甚至预约岸上医院的远程问诊时,这个依托5G网络、大数据平台构建的长江航运“云上之家”,早已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它如同一张无形的“数字网”,将江上漂泊的船只与岸上的服务资源紧紧相连,让每一艘货船都能随时锚定在信息时代的温暖坐标里。
记者手记:江上有“家” 温暖前行
从邱建兵驾驶的“锦龙261”轮到江波停靠的宜昌临江绿色服务区,从陈迪刚守护的黄石水域到智慧赋能的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长江上的“家”正在以不同形式呈现——它是船员们赖以生存的货船,是遮风避雨的水上服务区,是守护安全的长航力量,更是科技赋能的智慧港湾。
长江内河船员,用日复一日的奔波,撑起了长江干线港口年超40亿吨的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内河第一。他们是长江航运的“毛细血管”,是经济发展的“水上动脉”。而长江航运管理部门的不懈努力,正将这条“水上高速公路”变成有温度、有保障的“流动家园”。
从“船就是家”到“江上有‘家’”,变化的不仅是生活条件的改善,更是时代发展的印记。当岸电桩取代了燃油发电机的轰鸣,当无人机送来远方的包裹,当水上服务区成为船员们的“歇脚点”,当海事执法人员成为生命安全的“守护者”,长江船员们的生活正在从“生存”走向“生活”,从“漂泊”走向“安居”。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船员有所呼,呼的是“我想生活得更美好”;改革有所应,应的是“我努力给你创造一个有温度的家”。
在这条奔流不息的长江上,一个个温暖的“家”正在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推动着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也照亮着船员的前行之路。因为他们知道,无论走多远,长江上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他们,为他们遮风挡雨,伴他们温暖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